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也是一大亮点。
赔偿土壤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以鉴定、评估结果为准)。为此,社会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依据《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将吉林省松原市乌兰图嘎林场的渗坑及油泥、含油泥浆等依法处置。
2016年11月25日,由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起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油田分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在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赔礼道歉,在国家级媒体上发布十日以上的赔礼道歉公告等。废水渗坑未依法处理,地下水受到污染,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挥发酚类严重超标。2013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和《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对被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违法排污进行了报道。经自然之友调查发现,被告吉林油田分公司将大量油泥、含油泥浆直接埋入地下。
同时,中华环保联合会工作人员还发现吉林油田分公司还存在着其他大量违法排放废水情况。早在2013年10月,中华环保联合会接到举报,反映吉林油田分公司松原采气厂将大量未经处理的联合站污水、生产维修等产生的污水直接通过罐车运输偷排到吉林省松原市乌兰图嘎林场图嘎林区大德营子南山附近的渗坑内。《规划》指出,环境风险防控稳步推进。
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提高至66%,劣Ⅴ类比例下降至9.7%,大江大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4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4%。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1%。
7.2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2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到2015年,50个危险废物、27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基本建成,历史遗留的670万吨铬渣全部处置完毕,铅、汞、镉、铬、砷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27.7%,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大幅减少。
全国19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提高至66%,劣Ⅴ类比例下降至9.7%,大江大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2%,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1%。《规划》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4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4%。
7.2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2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6.1万家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成自然保护区2740个,占陆地国土面积14.8%,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大熊猫、东北虎、朱鹮、藏羚羊、扬子鳄等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2.9%、13%、18%、18.6%。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首批开展监测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3.6%,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下降27.4%、20.9%、27.7%,酸雨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峰值的30%左右降至7.6%,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到2015年,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容量占煤电总装机容量比例分别提高到99%、92%,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6亿千瓦。
核设施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核技术利用管理日趋规范,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治污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学应对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环境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规划》提到,治污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连续三个监测周期实现面积双缩减。《规划》指出,环境风险防控稳步推进
北京市加大对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排放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030余人次,检查施工工地、企业排放等点位1100多个;通过路检、遥测、入户和进京口检测共检查机动车3.77万辆次,处罚尾气超标车辆50辆。根据预警情况,对工业企业采取强化污染监控、降低生产负荷或停产等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管控,加大公共交通运力。
天津市市环保局针对污染传输通道上风向区域重点进行执法检查;市公安交管局投入警力加强道路巡查管控和限行车辆拦检处罚。在通报中对督查涉及的十几家企业和多个城镇进行「点名」。
各地紧急响应各地紧急部署,强化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环境保护部昨晚向媒体通报了此次应对空气重污染情况。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60多个城市统一启动预警响应,首次实现了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其中,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9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措施;北京、天津等24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措施;22个城市启动黄色预警措施;5个城市启动蓝色预警措施。4路督查分赴各地同时,环保部派出4个督查组,分赴河北、山东等地开展督查。河北省河北省印发《关于区域一启动I级应急响应、区域二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重点加强重污染行业的管控。
环保部表示,将继续对各地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及时要求各地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开展应急期间相关减排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各类施工工地等全面落实减排措施。
通过督查发现,各地积极应对,及时采取措施,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重污染强度,缓解了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周五开始,受明显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辽宁等7省市,涉及60多个城市。
同时,各地强化督导,严格责任追究。60城统一预警11月29日晚,环保部提前函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6地,提示实施区域联动,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
河北省廊坊市印发《廊坊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严控措施》,要求12月份全市所有水泥(保障居民供暖除外)、铸造行业全部实行错峰停产,全市没有排污许可证的涉气工业企业全部依法停产整治,市建成区限时施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狠抓落实,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4路督查分赴各地同时,环保部派出4个督查组,分赴河北、山东等地开展督查。天津市市环保局针对污染传输通道上风向区域重点进行执法检查;市公安交管局投入警力加强道路巡查管控和限行车辆拦检处罚。
狠抓落实,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60城统一预警11月29日晚,环保部提前函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6地,提示实施区域联动,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60多个城市统一启动预警响应,首次实现了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其中,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9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措施;北京、天津等24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措施;22个城市启动黄色预警措施;5个城市启动蓝色预警措施。
各地紧急响应各地紧急部署,强化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环保部表示,将继续对各地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及时要求各地落实整改措施。